對話企業(yè)家陶利——做企業(yè)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lián)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距離五一黃金周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新一波家電銷售旺季即將來臨。以天貓、京東、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為代表的電商平臺、線下家電賣場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都想在此次銷售旺季中分一杯羹。然而關于這場銷售競賽,或許從一開始線下賣場就已經輸了。
因為現在的電商平臺,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一個銷售渠道?,F在的它更像是一個“線上家電賣場”與“服務中心”,為消費者提供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服務。總之線下家電賣場有的,電商平臺們都有,線下家電賣場沒有的,電商平臺們也有了。
電商滲透服務,向價值轉型
筆者一直認為電商平臺需要把商品服務做起來,通過滲透服務來增加自己對商品的控制力,這樣才能為用戶提供核心價值。而服務也是線下家電賣場最大的詬病,如果要與線下家電賣場展開競爭,攻其核心弱點或許比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且無法一直持續(xù)下去的價格戰(zhàn)更有效。
同時,受限于門店、家電企業(yè)實力等諸多原因,往往很多家電企業(yè)的服務跟不上門店的布局速度,甚至有的家電連鎖賣場自己都跟不上自己門店的布局速度,也有可能是為了節(jié)約成本故意而為之。不過,這樣做就會導致服務與銷售無法協(xié)同、脫節(jié),接下來的維修、退換貨周期也會變得極度漫長。
因為賣場需要把有問題的商品發(fā)至有“維修中心”的城市進行問題認定,得到反饋后才可以給消費者進行服務,往往這樣的周期需要兩周至一個月時間。更有甚者,可能都沒有店保服務,只能依靠家電企業(yè)自己的售后網點進行售后服務,直營的售后網點倒好說,就怕是那種加盟的,還會狠狠訛消費者一筆,這對于消費者而言是極不方便的。
所以電商企業(yè)真正要做的是提升價值,而非盲目降低價格,最終必然顧此失彼,還落得一個廉價市場的罵名。而現在需要提升的服務、價值的點還有很多,從售前的客戶咨詢、商品展示,到售中的物流、價格,再到售后的服務,基本處處都有待提升,如果誰先做好這些,即使價格貴點,消費者也愿意為此買單。
向價值競爭轉型的背后
向價值競爭轉向的背后,改變的是健康、良性的發(fā)展業(yè)態(tài),無論是對于用戶、家電企業(yè),還是電商行業(yè)來說都是好事,畢竟價格戰(zhàn)是不健康的。
對于用戶而言,服務比體驗更重要。在大互聯(lián)網時代下,用戶需要的就是簡單、快捷、愉悅、人性化的購物體驗,而價格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并不是影響用戶最終消費決策的主要原因。相信應該沒人愿意用“降維”思維對待購物,更沒有人愿意用低價購買一次沒有售后,卻看似用戶體驗很好的商品,這也是很多人在購買家電產品時不選擇電商的原因。
對于家電行業(yè)而言,電商融合是大勢所趨。一方面,家電企業(yè)依托電商平臺能夠精準把控用戶需求,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指引和支持,甚至是反向定制產品。另一方面,家電企業(yè)還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優(yōu)化成本結構,形成真正的競爭力,這也是為什么小米放棄線下“大市場”,只選擇線上渠道的原因。
而對于電商行業(yè)而言,由價格轉向價值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方面,只有在服務上讓消費者“滿意”、“信任”的電商平臺,才能沉淀和活躍用戶,成為消費者的首選,成為品牌商入駐、合作的前提。另一方面,觀察任何一個行業(yè)你都會發(fā)現,他們彼此間的競爭往往在“價格”、“價值”上往復。當大家的價格一致的時候,用戶會通過“價值”(包含購物體驗、售后服務、消費附加值、情感因素等)來進行決策。而當價值差異不大的時候,用戶又會通過價格進行決策??傊?,就是那條不變的競爭邏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新”。
結語:未來的競爭不能僅憑價格戰(zhàn)打壓,因為價格便宜根本留不住用戶,根上還的是產品本身的質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