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大數據時代 個性營銷是核心競爭力 |
發(fā)布時間: 2012/9/5 18:06:37 |
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應該是麥肯錫公司,全球暢銷書《社會消費網絡營銷》作者拉里·韋伯認為,所謂大數據包括企業(yè)信息化的用戶交易數據,社會化媒體中用戶的行為數據和關系數據以及無線互聯網中的地理位置數據。大規(guī)模個性化營銷將會是核心競爭力。而目前已經到了收集數據的黃金時期,如何整合這些數據成為未來的關鍵任務。
·繞城經濟帶高峰論壇 ·五大同心工程有獎征文 ·節(jié)能我行動低碳新生活 ·第四屆重慶讀書月活動 ·2011晨報盛夏生活季 ·生態(tài)珍品中秋送禮佳品 研究數據的最終目的還是研究人本身,只不過數據使得公司對人的行為的追蹤和理解更加具象,數據能夠多維度地關注人、洞察人。 而企業(yè)如果想讓數據為我所用,就應該多維度地分析數據。所謂的“社會化營銷”的概念,背后其實就是利用數據追蹤人、研究人、理解人,而這就需要更好地把握研究數據的方法。本期“大數據時代”營銷專題希望能夠對廣告主有所啟發(fā)。詳見C5版、C7版 互聯網行業(yè)似乎每隔五六年就要經歷一次“改朝換代”,2005年搜索營銷的風頭完全蓋過門戶網站,搜索營銷成了最主流的互聯網營銷模式;2011年,社會化營銷又似乎大有超越搜索營銷的意思,最典型的代表就是Facebook,Facebook正在和現階段同樣依賴廣告收入的谷歌短兵相接。2011年Facebook總營收達到37.11億美元,正式超過 Yahoo和Google成為美國最大在線廣告商,在全球擁有8.45億月活躍用戶。 現在,社會化營銷正在確立一個不亞于傳統(tǒng)搜索引擎的在線營銷新市場,而且,社會化營銷的投資回報率也遠遠高于傳統(tǒng)搜索引擎。雖然在國外,Facebook所引領的社會化營銷風生水起,但聚焦國內,社會化營銷才剛剛起程,目前不但市場化程度低,而且缺乏產業(yè)鏈共識的標準和方法論支持。 全球暢銷書《社會消費網絡營銷》作者拉里·韋伯在2012騰訊智慧峰會上認為,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在大數據時代中市場營銷的核心價值如何體現,成為下一步發(fā)展的關鍵點。 社會化重構數字營銷 1月31日,作為全球最大的廣告客戶,寶潔宣布裁撤1600名廣告營銷人員,原因在于寶潔相信相比傳統(tǒng)的媒體投放渠道,Facebook上的精準投遞更加有效且成本更低。曾經在Facebook上的一款寶潔旗下的男士香水Old Spice廣告曾創(chuàng)下了18億次展示次數紀錄。在寶潔的營銷轉向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大廣告主將投向Facebook的懷抱,這將在今后幾年內帶動Facebook廣告收入的持續(xù)增長。 “尤其是以Facebook、Twitter等為代表掀起的社會化浪潮,在席卷全球互聯網市場的同時,也對傳統(tǒng)在線數字營銷產業(yè)鏈的三方角色進行了重構。”互聯網營銷專家唐興通表示。 在社會化平臺與環(huán)境中,網民不再是純粹的消費者,而是通過UGC(用戶生成內容)兼具了生產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媒體在繼續(xù)扮演生產者的同時,也是組織者、平臺提供者、參與者與紐帶;而對廣告主而言,品牌曝光不是唯一追求的指標,還同時需要追求互動、參與、溝通以及營銷實效。 社會化浪潮正在驅動全球數字營銷走向新的方向。據美國市場調研公司eMarketer預計,社交網絡廣告客戶2012年將投入77.2億美元,投放的廣告包括社交網站廣告、社交游戲和應用程序內廣告;而到2014年,全球社交網絡廣告總收入可近120億美元。 在線數字營銷產業(yè)鏈的角色重構要求傳統(tǒng)的互聯網平臺向社會化方向轉型,目前在國內無論是傳統(tǒng)的搜索、門戶,抑或是視頻、微博,都越來越表現出超強的社交互動屬性。從滿足廣告主需求的角度,應該說傳統(tǒng)的互聯網廠商已經有意識地借助開放和社交的力量對自身的傳統(tǒng)業(yè)務進行社會化改造。 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么Google要拼死“抵抗”Facebook,在Buzz、Wave先后失敗后又推出Google+的原因,也是為什么百度在社會化領域屢敗屢戰(zhàn)的動力。Facebook公開IPO前,曾建議廣告商圍繞社交對其營銷進行改革,它提倡用社交不斷降低人們交流的門檻,讓整個網絡有更加多的互動。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riomediacent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