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步驟幫助避免虛擬化失速 |
發(fā)布時間: 2012/9/18 18:28:45 |
在世界范圍內,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IT管理者(31%)把為虛擬化基礎設施整合服務器、存儲及網絡管理看作當務之急。 許多機構意識到了對虛擬化基礎設施進行管理所能帶來的潛在好處,但仍未能真正著手實行,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們不具備能夠滿足這類要求的適當工具,另一部分原因則是他們的機構沒有在思維方式上做出突破,以建立起完成這項改革所必需的信心,Galen Schreck如是說,他是Forrester研究機構的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 在缺乏細致的資源管理方案及高水平的管理規(guī)范指導的情況下,大多數機構只能選擇要么成為虛擬化遷移中那50%飽受失速困擾的群體中的一員,要么投入遠多于必要的資金與精力以克服這一障礙,Schreck說道。 步驟四: 成本效益與回報 盡管大多數企業(yè)仍然缺乏資源的細致分配、基于完善執(zhí)行規(guī)范的管理或是長效的系統(tǒng)管理規(guī)劃,但到2014年,在購買物理服務器方面每花費一百美元,就將有三十六美元被用于主機虛擬服務器對應的硬件提升方面,IDC公司在去年十二月的研究報告中如是說。 該報告還預測,到2014年每臺主機上將平均運行8.5套虛擬機系統(tǒng),也就是說220萬臺物理服務器將支持總計1840萬套虛擬服務器。 這樣巨大的服務器數量將徹底改變IT部門的工作方式,但隨之而來的190億美元成本也將大大增加該部門在同其它部門報告支出情況及如何證明這筆開銷確實為業(yè)務提供了幫助時所需要進行的說明工作量,Chen說道。 "如果人們對支出增加最為敏感,那么Hyper-V(微軟公司的免費工具)的普及量會得到極大提高,"Chen表示。"成本的來源多種多樣,但要對這些來源進行解釋說明(以使業(yè)務部門的管理者們能夠聽懂)則是個復雜的過程。" 在租賃的主機上增加一套虛擬機看起來并不會帶來成本增加,因為這種項目在啟動時并不需要投入資金,Staten說。但授權許可、資源調用、管理流程、存儲以及其它各種開銷仍然存在,只是通常不會在遞交給業(yè)務部門的預算報告中分析得太清楚,他說。 如果無法了解真正的成本來自何處——而且事實上這類成本同其它看得見摸得著的單項支出一樣——甚至可能導致某個在技術上非常成功的虛擬化項目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riomediacenter.com】 |